摩鑫娱乐

摩鑫娱乐網站xml地圖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位置: 部門首頁 > 安全教育 > 正文

權威發布!五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類型

發布時間🤎:2022-05-27   發文部門:保衛處    作者:公安部刑偵局   點擊🤸🏼‍♂️😧:

近年來,公安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組織指揮全國公安機關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發起淩厲攻勢📗,有效遏製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快速上升勢頭。今日,公安部公布五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識騙防騙能力水平,有力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其中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5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近80%👍,成為最為突出的5大高發類案,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最高,占發案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涉案金額最大🫁,占全部涉案資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01 刷單返利類詐騙

刷單返利類詐騙由於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變為當前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詐騙類型🧑‍🎓,並與其他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相互“融合”,成為電信網絡詐騙主要引流方式🫸🏿。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

第一步,前期引流。通過網頁🤵🏿、短信、社交軟件𓀜、短視頻平臺等渠道發布兼職廣告👩🏼‍🚒,打著“足不出戶🔐🫳🏿、高額傭金”的旗號🍴,或以色情內容和免費禮物為誘餌,招募“刷單客”“點贊員”“推廣員”,一旦有受害人“上鉤”🎩,即將其拉入“做任務”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額返利。加入聊天群後,詐騙分子會讓受害人在群內領取“新手任務”🃏,“任務”主要是提高平臺商家、網店的交易量、信譽度🌻,關註相關公眾號🏌🏻‍♀️、賬號,為短視頻點贊評論刷粉絲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務”後,詐騙分子會快速返還小額傭金,用以騙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誘導下載刷單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務並獲利基礎上🫴🏽,詐騙分子通常會安排專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獲得高額傭金的截圖📗🧔🏿,引誘被害人下載虛假刷單APP做“進階任務”🥐。隨後🦊,詐騙分子以“充值越多、搶單越多、返利越多”為誘餌🧌,騙取受害人在刷單APP中墊資充值💆🏼‍♀️,實際是將受害人資金轉入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而受害人的APP賬戶中顯示的金額僅僅是虛擬數字。

第四步,完成詐騙🈚️。當受害人完成任務想要提現時🧑🏽‍🦱,詐騙分子將設置重重障礙👩🏽‍🍼,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操作異常賬戶被凍結”等各種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傭金,甚至誘騙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更多資金❗️。一旦受害人識破騙局,詐騙分子將切斷一切聯系🧘🏼‍♀️。

 

典型案例💘:刷單返利類詐騙

2022年5月,湖北鹹寧郜某某在微信群內看到“固定底薪🏌🏼、點贊評論返傭金”的信息及二維碼🏌🏽‍♀️。郜某某通過掃碼加上客服,在客服誘導下下載某刷單APP。安裝APP後,郜某某在APP內聯系上“接待員”,由其指導做刷單任務。最初👰,“接待員”在郜某某完成評論任務後返了20元傭金到其支付寶賬號。郜某某見傭金確實到賬了,便根據對方的提示進入APP內任務大廳認購任務單。認購任務單需交納相應的本金,交納金額越高,返還傭金越高。郜某某先後完成了5單任務,認購本金100元至1000元不等,每次的傭金都返還至其APP賬戶👹,後由郜某某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中,到賬速度很快,其進一步放松了警惕。隨後,為了獲得更多傭金👨🏿‍🔬,郜某某開始認購金額更大的復合任務單𓀛。此類任務需連續完成多單且中途不能退出🧓🏿,郜某某先後投入總本金達11萬元。但當郜某某按要求完成任務後卻發現無法提現,便趕快聯系“接待員”🀄️,對方告知其操作有誤造成“卡單”,需要再做一次復合任務才能提現。郜某某此時已覺察被騙🧝🏿🧏🏻‍♂️,向對方索要本金時發現對方已刪除聯系方式🏰🛵,且APP已無法登錄。

警方提示:刷單行為涉嫌違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墊付資金的刷單行為都是詐騙。

 

02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具有一定收入🫶🏿、資產的單身群體或熱衷投資👩‍👦‍👦、理財🛏、炒股的人群💁🏼‍♀️。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

首先↪️,詐騙分子通過多種渠道鎖定受害人並騙取其信任🍞。鎖定受害人的方式包括通過社交軟件尋找受害人並建立聯系➜、發布股票外匯等投資理財信息網羅目標人群🫲🏼🤾🏻、通過婚戀交友平臺確定婚戀關系騙取信任等。

在獲得受害人信任後🏌️,詐騙分子采用冒充投資導師、金融理財顧問🧘🏻‍♂️,或謊稱有特殊資源可獲得高額理財回報等方式,引誘受害人加入“投資”群聊📬、聽取“投資專家”直播課、接受“股票大神”投資指導。

隨後🟫,詐騙分子將誘導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虛假網站或APP上投資✵,前期小額投資試水可獲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資金投入後,就會發現無法提現或全部虧損,並被詐騙分子拉黑,且虛假網站⇾、APP無法登錄。

 

典型案例🌰: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2022年4月🦹‍♀️,北京於某在某直播平臺上觀看炒股知識直播時,與一個自稱該主播的賬號私聊後添加為微信好友🖥。對方自稱“甄軍”,在微信上讓於某掃碼進入炒股交流群。隨後,該群管理員向於某發送APP安裝包,讓其下載安裝並註冊賬號🧑‍🍼。一周時間裏,於某按照“甄軍”和該群管理員要求🤵🏽‍♀️,先後向對方賬戶分10筆轉賬347萬元,期間按照對方的“投資指導”,在APP內進行買入🙇🏽🪺、賣出股票操作🎎,並成功提現37.3萬元。於某感覺這樣炒股獲利豐厚,便繼續在APP內加大資金投入🧑🏻。直至4月底📊⚰️,於某發現APP內307萬元余額已無法提現☀️。在其詢問下,“甄軍”及該群管理員稱平臺出問題被突擊檢查,要求於某繳納120余萬元罰款後才能使其賬戶內余額提現。於某不願交納罰款,繼續向對方索要投資本金後被對方拉黑,同時發現APP無法登錄🧣,從而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投資理財需謹慎🤟🏻,警惕虛假投資理財網站、APP🤴🏻。

 

03 虛假網絡貸款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網絡媒體、電話、短信、社交軟件等發布辦理貸款👩🏽‍🦳、信用卡🧑🏼‍⚖️、提額套現等廣告信息📰,打著“無抵押”“免征信”“無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費提額套現”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驗資、交稅等為由🌪💂🏼‍♂️,或以檢驗還貸能力、調整利率🪭、降息🧑🏼‍🔬🐽、提高征信等為借口,誘騙具有貸款需求或曾辦理貸款業務的受害人轉賬匯款✍🏻,甚至騙取受害人銀行賬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賬🕵🏿、消費,從而實施詐騙。

 

典型案例🙎🏼‍♂️🏑:虛假網絡貸款類詐騙

2022年5月,廣東東莞樊某接到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某平臺客服,詢問樊某是否有貸款需求🎥。樊某因近期生意不景氣🧃🍅,需要資金周轉,便稱想要貸款🏊。在添加對方企業微信賬號後🛗,樊某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某貸款APP🤹🏻‍♀️,並按照提示在APP上申請貸款。隨後👂🏻,對方以交會員費、解凍金、證明還款能力等為由要求轉賬🦉,樊某通過手機銀行進行了4筆轉賬共13.7萬元,但對方仍稱貸款條件不滿足不能放貸🧙🏻‍♀️。樊某此時已萌生放棄貸款的想法👴🏽,向對方索要之前轉賬的資金🧅。對方告知其需等貸款審核通過才能返還資金🐅,隨後便失去聯系,APP無法登錄。

警方提示👰🏿:任何聲稱“無抵押、無資質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網貸平臺都有極大風險。

 

04 冒充客服類詐騙

冒充客服類詐騙的受害人群通常為網購用戶,詐騙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竊取、收購買家網購信息及快遞面單信息,以退款👌🏽☣️、理賠等為由對買家或平臺商家實施精準詐騙。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

一是冒充電商平臺或者物流快遞企業客服,謊稱受害人網購商品出現問題⭐️,以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二是聲稱誤將受害人升級為VIP會員🤷🏽‍♀️☂️、授權為代理、辦理商品分期業務等,以不取消上述業務將產生額外扣費為由,誘導受害人支付手續費,從而實施詐騙👩🏼‍🍼🧍🏻。

三是以受害人電商平臺會員積分、支付寶芝麻信用積分不足為由🚣🏻,讓受害人申請貸款從而提高會員積分𓀘,並誘騙受害人將貸款匯入其指定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典型案例:冒充客服類詐騙

2022年4月🛀🏼,福建泉州張某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某購物平臺客服。對方告知張某購買的商品快遞包裹丟失🛜,現在可以進行理賠,並說出具體訂單編號、訂單時間及商品物流單號。張某信以為真,在其指導下添加為好友👩🏽‍🦰,並下載某雲會議APP進行語音聯系。張某按對方提示操作🧙🏽‍♂️,在自己支付寶內透支了備用金所有額度,後將透支的錢款轉入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對方承諾後期會將備用金和理賠金一起返還,並讓張某繼續下載網貸APP透支額度轉賬。張某不願配合,隨後發現對方已無法聯系,從而發現被騙🌔,共損失金額2.5萬元🌻。

警方提示:接到自稱電商🐝、物流客服電話,務必到官方平臺核實。

 

05: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緊跟社會熱點🙍🏿‍♂️、不斷迭代升級,造成的損失金額往往較大,廣大群眾深惡痛絕。此類詐騙讓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詐騙分子通過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從而在詐騙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等,具有極強的迷惑性🫸🏽。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

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名下銀行賬戶、電話卡🙅🏽‍♀️、社保卡、醫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包裹藏毒等違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配合調查或接受監管🦄,進而實施詐騙。為增加可信度👼🏼,一些詐騙分子會向受害人展示虛假公檢法網站上發布的假通緝令等法律文書。為遠程獲取受害人手機上的個人信息,詐騙分子常常要求受害人下載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為使受害人處於完全被操控狀態👨🏽‍🦱,詐騙分子還會誘騙受害人到酒店等封閉空間🚹,阻斷所有短信、來電等外界聯系。

公安機關工作中發現,一些詐騙分子還會冒充不同部門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以領取補助補貼🧢、獎學金,醫保卡、證券、金融賬戶被凍結🫢,出入境證件異常🥰、失效等為由實施詐騙。特別是近期一些詐騙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謠言、販賣假口罩、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等為由進行詐騙,影響惡劣。

 

典型案例🎄: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2022年4月💝,廣東深圳劉某某接到自稱是深圳市防疫中心的陌生電話,對方稱要帶其去強製隔離,因劉某某一個電話號碼曾在3月16日掃描了長沙市某醫院的行程碼🦼。劉某某表示自己沒有去過長沙,對方又稱其身份信息可能被盜用,將幫其將電話轉接到“長沙市公安局”。接通“長沙市公安局”電話後⚛️,一名自稱“陳警官”的男子對劉某某進行詢問👩🏽‍🎨,並告知劉某某賬戶涉嫌洗黑錢👘,讓劉某某添加其QQ號碼。隨後,“陳警官”發給劉某某一個賬號讓其登錄後,提交了銀行卡號🐍、密碼等相關信息,並錄製了人臉操作視頻🕵🏽‍♀️。在“陳警官”引導下🎤,劉某某銀行賬戶被分4次轉走6萬余元。發現銀行賬戶資金被轉走後🔉,劉某某意識到自己被騙。

警方提示🙋🏻‍♂️:自稱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並要求把錢款轉到“安全賬戶”的一定是詐騙。

 

學習防騙是關鍵,不論騙術怎麽變8️⃣,我不轉賬應萬變🪃!


來源:公安部刑偵局

 

編輯🧏🏼‍♀️:王向慈

審核:余執堅

摩鑫娱乐保衛處©版權所有

摩鑫娱乐